文章banner
首页 新闻动态

五福《天之骄子》广东场圆满结幕,助力每个父母成为亲子教育专家!

发布日期:2024-11-05
2430


家庭教育的主要责任主体在父母,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最终会导致孩子不同的人生。孩子是父母的投射,从本质上讲,不存在有问题的孩子,只存在有问题的家长。诸多家长,以爱的名义捆绑和控制孩子却并不自知。所谓家庭教育,不仅是育儿,更是育己。


2021年9月19日,五福家庭教育系统之教子有方《天之骄子》专业课在广东东莞长安圆满结幕!四天三夜全天候的课程,由田园导师主讲,理论与体验并重,心法与技法相融,深度而全面地剖析五大心性及五大滋养,追溯生命源头重塑家庭,探究偏差行为成因,掌握情绪管理精髓,明确教育的终极方向,全面而系统地帮助所有学员直击生命教育的本质!



-  直击教育本质:生命原理  -


学习家庭教育,实质是学习教育的原理。田园导师表示,好的家庭教育是不拘泥于形式的,每个孩子千差万别,照搬他人的经验或方法不一定就适合自己,所以教育孩子一定要“悟道”,从而生发出适合自己的方法。



我们缺的不是方法,而是要了然生命的本质原理。无论什么教育方式,都是言、身、境的结合。学习之路,觉察大于改正,所有的爱都是为了自我觉醒。



人生而圆满具足,正是因为内在的缺失晃动影响着外在行为表现。“父母最好的爱就是给孩子最好的风水。”田园导师以真爱三要素深度剖析生命的五大心性和五大滋养,由点到面,全方位解读每个真爱心性。课程中,对原理的层层深入,对实操的屡屡求索,不断引发学员觉醒自我,并制定行之有效的计划调整家庭关系相处模式。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喻”,田园导师在课程中引用大量真实案例及互动体验,帮助学员梳理巩固知识点,强化对心与爱的本质理解。每个深入人心的体验都有指向和觉察,学员通过与心的链接,内观自我,感知在不同情境下内心的回应和感受,穿越迷雾表象洞见事实真相。



成熟的人不是没有悲伤,而是在悲伤中懂得坦然面对,找到正向的路去疗愈并恢复自己。”田园老师指出,学习家庭教育,其成效并不能立竿见影,而是抛开固有的执念和偏见,拥有觉察行为根源的能力,更好地处理各种关系。



往内观察身心实相,安详面对生命起伏。家庭教育是体验性的,爱需要做出来,学员将课堂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才能真正推动生命成长。


-  解读亲子源头:原生家庭  -


列夫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我们与人互动、沟通、婚姻、亲子等相处模式,都是原生家庭中的缩影。“熟悉大于舒适”,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人们总是选择熟悉的模式,却未必选择舒适的方法



在婚姻中与伴侣相处,我们总是会不自觉地去寻找与父母类似的互动模式,在孩子激发我们的愤怒,恐惧,羞耻感,焦虑的时候,也通常会不由自主本能地用原生家庭的应对模式去处理……就像一个难以走出的循环,原生家庭成为我们所有行为和性格的直接源头。



课程现场,田园老师讲解绘制原生家庭图的构图方式、工具以及看懂原生家庭图的方法与技巧,并现场选取数位极具代表性的学员家庭进行个案解读。



相比于童年重创来说,更多人的童年阴影来自于一些琐碎日常的细微伤害,看似不动声色,实则暗潮汹涌,其中裹挟着期待与痛苦,不断产生内耗,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



每一幅原生家庭图,都是一个家庭生活境况的缩影,其中的许多模式对当下依然挣扎在家庭漩涡中的我们都有所启示。



现场学员倾听彼此的生命故事,通过对多个家庭模式的底层探索,了解原生家庭的未了情结与负面冲击,觉察个人的制约反应,深入的自我探索与解析。



于脆弱处守护,在混乱中抱持,发掘个人内在资源与生命力,给自己重新开始的机会,以滴水穿石的能力逐步填满生命的黑洞。


-  理性觉察自我:情绪管理  -


对于情绪,每个人都不陌生,喜怒哀惧在我们的生活中轮番上演。受到生活的压力和传统文化的影响,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或多或少的压抑自己的情绪。


同时,在亲子教育时,“中国式”教育习惯性地让孩子“不许哭”,导致孩子被迫学会隐忍,逐渐切断大脑中情绪的反馈机制,从而表现出心理上的麻木或自卑。



田园老师从情绪的概念、压抑的伤害及释放转化的方法帮助学员认知并管理情绪。他指出,“情绪即能量,压抑情绪就等于压抑能量。”人的心理如同一个接纳情绪的容器,被压抑的负面情绪并不会自然而然的消失。



很多时候,它们会淤积起来,或者在某个情境下,突然的爆发,慢慢扭曲心理和认知,不知不觉变得偏激,冷漠,抑郁,甚至以攻击身体器官的方式来消化情绪,这是导致出现病症的最大原因之一。



情绪并没有好坏和对错之分,无论哪一种情绪都是提醒我们觉察内心。”田园老师强调,情绪是一把双刃剑,当事情发生之后,不要一味地压抑负面情绪,而是试着先平静下来内观自醒,允许接纳并找到情绪背后的需求,并通过文字、声能、动能去释放或转化情绪。


当我们能够以坦然的心态接纳情绪、以反思的态度考量情绪时,我们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情绪管理。


-  呼唤父母真爱:偏差行为 -


许多孩子都有一定的异常偏差行为,胡搅蛮缠、暴躁、多动、咬人等现象时常发生,家长们往往会被折腾的焦头烂额,焦虑不堪,不知所措。世界上没有不够好的孩子,只有不够好的父母。



田园老师表示,孩子偏差行为主要有四个动机:引起注意、争取权力、报复行为和自暴自弃,并针对各种偏差行为分享父母正确的应对方式。



孩子成长有几个关键期,如果给予的心理营养不够,孩子就很容易在某件事情上产生偏差。过多的苛责与纠正,本身对孩子就是一个负面心理暗示,反而会扩大其缺点的存在感。



当孩子出现偏差行为的时候,是孩子最需要父母的时候,此时更应该对他进行全身心的一对一的陪伴。


“事实上,孩子每一个偏差行为都是对父母爱的呼唤!”田园老师强调,大多数父母偏偏注意不到孩子内心的感受和发出的“求救信号”,只是看到了孩子表面行为的异常。



只有针对孩子出现偏差行为的需求给予正确的关注和满足,同时又从原因入手加以预防,才能真正改善孩子的偏差行为。



孩子之所以成长,就是在不断完善自己的不完美。父母接纳孩子的不完美,用爱来接纳,发现孩子的优点,扬善补缺,把偏差行为加以修正,回归正常化,孩子才能够成长。



————


一个人越能洞察生命的本质,便越不会被生活的现象所迷惑,自然就能拥有无限的智慧和荣光。生命在持续打磨的过程中,也是自我精进的旅程,当看到自我因为不断调整好状态和心境,变得愈发宁静和稳定的时候,才能变得越来越好。

父母不断成长,活成爱的本身,才能带给自己和孩子更多的力量。愿每一位五福学员在成长中觉醒,爱自己,爱伴侣,爱孩子,活成想要的幸福……


最是良辰美景

普天共此团圆

时逢中秋佳节

五福全体同仁

预祝您和家人中秋快乐!



- End -

在线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