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尊师重道是中国传统教育精神的核心内容,古人视师傅为长者,并以长者之礼相敬。
2021年9月10日上午,五福家庭教育在松山湖总部举办“师道之光”祭孔谢师典礼,还原了祭孔、奉茶、拜师、聆教等传统谢师礼中诸多环节。五福家庭教育拜谒圣贤,礼谢师恩,让传统文化和师道精神得到传承和发扬。
01
尊师重道,笃行眀礼
师恩浩荡,孝亲尊师。谢师恩仪式上,田园导师在情满意暖的徐徐音乐声中入座主位,总经理建军老师代表全体五福员工向共同的恩师——田园导师鞠躬行礼、奉茶言谢。他二十年来不辞辛劳,身体力行践行着师者的初心与使命,用生命诠释师道精神,对五福的员工更是拳拳心,殷殷情,不吝指导,不倦引领。
一杯香茗敬恩师,全体员工鞠躬行礼,庄重肃穆,望师而拜,表达对恩师的感激之情,感恩田园老师的的悉心引领和谆谆教诲。这一幕再现了中国古风汉韵的尊师仪式,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回归,弘扬了传统重教理念。
谢师礼毕后,建军老师向田园导师献上寄托大家感恩与祝福的红折扇。折扇展开过程象征着田园导师海纳百川、兼济天下的大爱胸怀,合拢的过程代表着五福包容共济、心系万家的教育精神。折扇辐射开去寓意着家庭教育事业的发扬与传播,使幸福的家庭教育理念辐射至中国的四亿家庭。
随后,田园导师发表寄语:“在中国的教师中,我们虽是沧海一粟,但面对疫情的反复与政策的不确定性,五福一路披荆斩棘,共度时艰。家庭教育的传播之路仍然面临挑战与压力,但同时更是一种动力。我们不忘初心,使命不改,忠贞不渝,全力以赴,为国家、为人民而奋斗!”全体五福人都应教学相长、德业相劝、共进于道。
02
拜谒孔圣,礼仪传承
古语有云:“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短短十个字,表达了无数儒家学子以及后来学者对孔夫子为华夏文化传承教育作出伟大贡献的无限敬仰。至圣先师孔子,创立的儒学及儒家思想,其大彻之智慧千年流承。这位享誉千载的文化巨擘,“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圣人,帮助后人从思想迷雾中拨云见日,更对五福的家庭教育系统提供了大量坚实的思想依据。
在现在社会道德滑坡的环境下,祭孔的精神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五福也是用这种方式为每个人的精神根基找到稳固的维系,尊孔弘道,传承礼仪。钟鼓齐鸣,肃穆的音乐响起,五福全体人员在孔子像前列队,整肃衣冠,聆听祭孔仪式的意义与孔圣人的简要生平。
慎终追远,传承文脉。百味檀香冉冉升起,田园导师身着祭服,端身正意,带领众人恭读祭文,礼拜先师,向孔夫子行三鞠躬礼并依次敬香。整个祭奠仪式延续了五福的祭孔传统,简单而庄严,以质朴的仪式表达了对古圣先贤的崇敬之情。
读经典,法圣贤。随后,全体人员神情谨然、谦恭有礼,集体高声诵读儒家经典著作《大学》。在庄重严肃又能触及心灵的诗词感染之下,以谦卑与诚敬之心去体会儒家思想的人生境界,感知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重任。
孔子作为先秦中华经典、礼乐教化的保护与传承者,其孜孜以求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爱国爱民、自强不息的精神两千年来一直作为中国人民不断迎接挑战、开拓进取的精神源泉。
田园老师在总结讲话时指出:“仁、义、礼、智、信,这不仅是儒家的核心,也是五福在传播家庭教育中,特别是在做人的核心价值观上,所奉行的最高准则,更是指导每一个五福学员修行自我、诚心正义、齐家治国的一个重要的标准。”
他指出,在物质条件充沛的今天,人们在精神和情感上却严重匮乏。“孔圣人的精神,就是指引我们前行的光。秉持着仁义的善念,传承先师的智慧,我相信五福一定会在家庭教育道路上影响和引领更多的家庭走向幸福,让国家因为有五福,真正实现五福人生、福满中国、爱满天下!”
“师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回顾历史,中华文明之所以延绵不绝,不断焕发蓬勃生机,与一代又一代师者辛勤耕耘密不可分。五福此次举行祭孔和谢师礼,通过重温经典儒家文化,不仅发扬尊师重教、崇德立志、文明明礼的优良传统美德,更是弘毅笃行,以家庭教育奠定强国复兴的坚实根基。
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
祝福所有辛勤的师者,教师节快乐!